1、手不释卷
释义:释:放下;卷:指书籍。书本不离手。形容勤奋好学。
出处: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光武当兵马之务;手不释卷。”
例句:我们要学习他虚心好学,手不释卷的好习惯。
2、牙牙学语
释义: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。
出处:唐·司空图《障车文》:“二女则牙牙学语,五男则雁雁成行。”
例句:小儿子牙牙学语,把大家都逗乐了。
3、囊萤映雪
释义: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读。
出处:元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一折:“虽无汗马眠霜苦,曾受囊萤映雪劳。”
例句:我们要学习古人囊萤映雪的精神,刻苦读书。
4、程门立雪
释义:旧指学生恭敬受教。比喻尊师。
出处:《宋史·道学传二·杨时》:“一日见颐,颐偶瞑坐,时与游酢侍立不去。颐既觉,则门外雪深一尺矣。”
例句:我们尊师重道,就要像古人一样,程门立雪。
5、南辕北辙
释义: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
出处:出自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犹至楚而北行也。”
例句:我们做事不能南辕北辙,这样,走的越远,错的越多。
6、背道而驰
释义:背:背向;道:道路;驰:奔跑。朝相反的方向跑去。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。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杨评事文集后序》:“其余各探一隅;相与背驰于道者;其去弥远。”
例句:他说的是一套,做的又是一套,言行背道而驰。
7、暮鼓晨钟
释义:佛教规矩,寺里晚上打鼓,早晨敲钟。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。
出处:南北朝·庚信《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》:“戍楼鸣夕鼓;山寺响晨钟。”
例句:导师一席话如暮鼓晨钟,撞击着我的心扉,使我恍然大悟。
8、刻舟求剑
释义: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;其剑自舟中坠于水;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;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;而剑不行;求剑若此;不亦惑乎?”
例句:我们应当吸取刻舟求剑的教训,使我们的思想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。
9、亡羊补牢
释义: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,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;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;未为迟也。”
例句:他们单位昨天发生失盗后,领导立即亡羊补牢,采取安全防范措施。
10、囫囵吞枣
释义:囫囵:整个儿。把枣整个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辨滋味。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。
出处:宋·圆悟禅师《碧岩录》:“若是知有底人;细嚼来咽;若是不知有底人;一似浑山仑吞个枣。”
例句:老实说,我读《水浒传》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。